發(fā)達國家準備放棄此前提出的發(fā)展中國家必須接受溫室氣體長期減排指標的要求,這一讓步可能為達成全球氣候變化協(xié)定打下基礎。
在今年12月的哥本哈根國際氣候變化會議上,富國此前希望達成一項包含五個關鍵要素的協(xié)定,而上述要求是其中之一。然而,由中國和印度領頭的主要新興經(jīng)濟體拒絕接受這項條款,擔心它可能在未來被用于迫使它們進行大幅且迄今尚未量化的減排。
為了能在哥本哈根就一項更易實現(xiàn)的協(xié)定達成共識,美歐政府正軟化立場,不再堅持要求設定到2050年把排放量減少一半的全球目標。
美國總統(tǒng)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的氣候變化特使托德•斯特恩(Todd Stern)昨日在倫敦與全球17個最大排放國的代表舉行了會談,他暗示富國立場已經(jīng)有所軟化:“今年7月我們在八國集團(G8)峰會上提出的觀點是,應該有針對發(fā)達國家和全世界的兩個指標,即發(fā)達國家減排80%,世界范圍減排50%。我們仍然這樣認為。”但他補充稱:“我不清楚這是否會納入?yún)f(xié)定。”
有關各方認為,不太可能在哥本哈根達成一項具有約束力的減排協(xié)定,但談判代表相信,大會將搭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政治框架。
放棄2050年的減排指標要求,將降低在哥本哈根達成協(xié)定的難度,人們的注意力將轉向各國如何控制下一個十年的排放量。
一名參與談判的高層官員表示:“著眼2050年的討論消耗了時間,把這些時間用來決定我們有生之年能做些什么,才是更有用的做法。”
發(fā)達國家已經(jīng)同意,到2050年把排放量減少80%,這一承諾將不會改變。
英國氣候變化大臣埃德•米利班德(Ed Miliband)也暗示,2050年的目標是可以舍棄的。他贊揚了中國和印度等發(fā)展中國家為抑制排放增長而采取的行動,并表示,這些針對下一個十年的承諾才是至關重要的。
提交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