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安南與其他聯合國基金會董事10月28日在北京參加了媒體見面會。
10月28日,前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在北京發(fā)出呼吁,一些工業(yè)化國家、歷史積累排放量最多的國家應該制定更大的減排目標。
他的這些呼吁是為了即將召開的哥本哈根會議能獲得實質性成功。安南表示,哥本哈根會議無論達成什么樣的協議,它必須是公平的,能夠體現氣候變化方面的正義的,這樣成功的可能性也更大一些。
安南表示,在碳排放問題上,要堅持每一個國家都有責任,但是有區(qū)別責任這個原則。工業(yè)化國家(美國、歐洲、日本等)應該制定具體的、有約束力的減排目標。而大的新興國家應該制定他們的減排計劃,以實現同一個目標。中國、印度、巴西在提出減排計劃的時候必須解釋清楚他們在減排方面的計劃是有效的,預期目標和效果是什么?除了減排目標,這些國家還應該在植樹造林以及土地的使用上達成協議。
安南介紹了目前在碳減排談判上的一些進展,歐盟已經提出減排20%,日本減排25%,從理想狀態(tài)說,到2020年,減排25%到40%,到2050年,相對1990年的排放量,要減排50%。
安南建議發(fā)達國家要幫助發(fā)展中國家,尤其貧困國家進行減排并適應低碳經濟的工作,要為他們提供資金以及技術的轉讓,以幫助他們能保持低碳經濟同時不會面臨更多的問題。
“目前非常殘酷的現實就是,貧困的發(fā)展中國家,他們只是占到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不到2%,可是卻為此付出了最大的代價,他們面臨著氣候變化帶來的洪水、干旱,海平面上升等各種影響,我們必須在這方面采取措施。”安南說。
提交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