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跨國公司CEO圓桌論壇11月14日在北京舉行,網(wǎng)易財經(jīng)作為獨家門戶網(wǎng)站進行全程直播。國家發(fā)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司巡視員高廣生在會上發(fā)言時表示,中國煤層氣的利用應該大力的加強,他表示,煤層氣的利用對于企業(yè)既是一個機遇,盡管這里面有挑戰(zhàn),但是機遇更大。
高廣生表示,我們國家的煤層氣,總的來說不比美國少。但是,美國的煤層氣每年利用500億立方米,我們國家只有10億立方米。這些沒有利用的甲烷氣在開采過程中都排放到空氣中。甲烷的增溫效應或者增溫潛釋要比二氧化碳高21—23倍,所以,應該加強煤層氣的開發(fā)利用。
以下是高廣生的發(fā)言實錄:
高廣生:尊敬的成思危委員長,尊敬的王森茂主席,尊敬的王茂林會長,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下午好,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國家發(fā)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司對本次重要的圓桌會議的順利召開表示最誠摯的祝賀。對會議能給我一個機會和大家就清潔煤的利用有關(guān)問題交換意見表示感謝,我想就以下四個問題談談我自己的看法。
第一個問題,氣候變化是我們?nèi)祟惾轿幻媾R的一個嚴峻挑戰(zhàn)。為什么說是全人類呢?剛才李干杰同志已經(jīng)講了,這個意思就是說不論是哪個國家還是哪個人,在氣候變化面前沒有一個能夠獨善其身。所以,它是全人類的挑戰(zhàn)。為什么說是全方位的呢?因為氣候變化的影響,它不僅僅會影響到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天氣的變化,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改變,更主要的是需要我們?nèi)祟惛淖兾覀兊纳a(chǎn)方式、生活方式,改變我們的發(fā)展模式。它涉及到我們發(fā)展的各個領(lǐng)域,可以說沒有一個領(lǐng)域不與我們應對氣候變化的措施有關(guān)。所以,它是全方位挑戰(zhàn)。
面對這個挑戰(zhàn),各個媒體都宣傳了很多,而且這幾年世界各種領(lǐng)導人的峰會也都在談論這個主題。所以,我們可以知道氣候變化不僅僅是我們每個人關(guān)心的問題,也是每個國家領(lǐng)導人關(guān)心的問題。溫總理凡是外事會見都必談氣候變化問題。好象不談氣候變化就沒有知識。所以,可見對我們的挑戰(zhàn)之大。面對這個挑戰(zhàn),我們知道今年一個關(guān)鍵的會議是哥本哈根的會議,在2007年印尼的巴厘島舉行的會議上,我們制訂了巴黎路線圖,這個路線圖就是確定從巴黎會議到哥本哈根會議進行談判的原則、目標。這個目標是什么呢?簡單的說就是根據(jù)共同但有區(qū)別責任的原則,要求發(fā)達國家繼續(xù)率先減排,而且要確定進一步量化減排指標,這個指標必須是可測量,可報告,可核查的。
第二,它確定了發(fā)展中國家要在得到發(fā)達國家技術(shù)轉(zhuǎn)讓支持和資金支持的基礎(chǔ)上采取行動。這些行動也要可報告,可測量,可核查。哥本哈根會會不會成功,關(guān)鍵就是巴黎路線圖所確定的這些目標能不能很好的實現(xiàn)?,F(xiàn)在我們看到了一些談判的進展,可以說中國對哥本哈根會寄予了厚望,而且做出最大的努力使這個會議取得成功。但是,現(xiàn)在也有一些締約方試圖違背巴黎路線圖,我剛才講的這些目標,試圖拋棄公約和京都議定書,有一種理論要制定新的法律文件,中國一貫堅持要在公約和議定書的基礎(chǔ)上,這也是巴黎路線圖所確定的所謂雙軌談判的原則,要在這個原則上進行我們的談判。中國對于應對氣候變化是非常重視的,也是認真的,我們也正在為哥本哈根會議的成功做出最大的努力。我們李部長知道,謝主任主管氣候變化,出國十五六次了,部長級的,在一年內(nèi)進行了十五六次可見我們是非常有誠意的,這是我想說的第一點。
第二點,剛才李部長,成思危副委員長也都講了,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是認真的,而且做出了很多具體的努力,而且有成效。我們的領(lǐng)導人,包括胡主席都在多種場合講了,在這里我不過多陳述,而且有白皮書,那里講了我們過去要做的事情。而且我們?yōu)檫@個成功也表示我們愿意做更多的承諾和行動,這一點我想胡錦濤主席在9月22號的聯(lián)大峰會上講得很清楚。要使我們國家單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在2005年的基礎(chǔ)上有顯著的下降,我們的可再生能源在2020年要達到15%。我們要加大碳匯的建設(shè),植樹造林新增造林四千萬公頃,我們的木材種植量要增長13億立方米。這些都表示了中國為了促使國際談判的進程,所表達的一個誠意,我們要行動。無論別人怎么做,我們都會盡最大的努力完成這些。我們沒有像有的國家那樣,必須像誰怎么樣我才怎么樣。我們中國根據(jù)自己的國情要對氣候變化做出努力。
第三個問題,煤的清潔利用是這次大會的主題,剛才煤炭司的司長對這個講得非常清楚,非常明白。他是專家,在座的很多是煤礦企業(yè)的領(lǐng)袖人物。除了方司長講的之外,我想還應該補充一點,在煤的生產(chǎn)過程中,怎么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我認為這也是煤的清潔利用的一個重要方面,這也是未來實現(xiàn)低碳經(jīng)濟的一個重要方面。我個人認為中國煤層氣的利用應該大力的加強,我認為對于這些企業(yè)既是一個機遇,當然,這里面有挑戰(zhàn),但是我認為機遇更大。因為我們國家的煤層氣,有的人告訴我比美國還多,有的人說差不多,總的來說不比美國少。但是,美國的煤層氣每年利用500億立方米,我們國家只有10億立方米。這些沒有利用的甲烷氣在開采過程中都排放到空氣中。甲烷的增溫效應或者增溫潛釋要比二氧化碳高21—23倍,所以,應該加強煤層氣的開發(fā)利用。
另外,在開采過程中怎么利用伐縫中的煤層氣,更是我們要探討的重點。沒有辦法利用的,有的專家告訴我說可以把它處理掉,而且還可以回收一部分熱量。這個領(lǐng)域其實也非常值得我們?nèi)フJ真的研究,認真的探討,這對于我們減緩溫室氣體有很大的作用,對于我們未來發(fā)展綠色經(jīng)濟、低碳經(jīng)濟也有很大的作用。
最后一個問題,大家沒有談到,因為這是國際上議論的一個重點,就是清潔煤利用,這就是CCS,碳的捕捉和封存,我想就這個問題也談談我個人的看法。由于我們國家煤炭在能源中占的比例在短期內(nèi)是不會有很大的改變。但是,煤排放溫室氣體影響是比較高的。所以,國際上非常推崇CCS。我們國家也非常重視這件事,但是CCS確實也存在許多致命的問題。比如說它如果要電廠捕獲,CCS捕獲就要耗費電廠20%—30%的電能,如果這樣的話,我認為沒有前景。所以,要研究新的捕捉方法,要研究新的煤炭燃燒技術(shù),才能夠降低成本。
第二個問題,它的致命缺點是成本太高。因為要捕捉,目前普遍認為要70美元/噸,所以,成本太高,發(fā)展中國家難以承受。
第三個問題,它要求的地質(zhì)條件目前研究也很有限,這個地質(zhì)條件是不是和電廠匹配,這又是一個問題。所以,目前專門為了儲存搞的還沒有先例,當然,有的國家開始在做,但是我所見到做好的不是CCS,不是碳的捕捉和封存,而是碳的捕捉利用和封存,也就是把碳捕捉了以后利用,比如捕捉之后用來做食品,比如在加拿大和美國捕捉之后用來采油,提高油的開采率,采完之后來利用。我之所以講這一點,就是希望我們在煤炭的清潔利用方面,這是我們需要探討的一個領(lǐng)域,需要研究的,但這絕不是我們目前所要優(yōu)先做的。因為減排溫室氣體有比這個成本低得多的領(lǐng)域在中國。所以,CCS我們愿意跟蹤國際研究,但是這不是我們目前所要減排的重點領(lǐng)域。我想講清這一點
提交關(guān)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