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污泥無害化處理尋“藥方”
隨著城市污水處理能力不斷增加,污泥的安全處置問題已經成為污水處理和環(huán)境整治工作的新難題、新挑戰(zhàn)。在日前剛剛結束的沈陽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污泥無害化處理成為多名代表關注的焦點,他們紛紛為安全處置城市污泥開出“藥方”:一定要結合沈陽實際,采取可操作的技術措施,實現(xiàn)沈陽污水處理廠污泥的無害化處理。
污泥二次污染和污水沒處理沒啥兩樣
市人大代表、沈陽市環(huán)境科學學會秘書長鐘盨說:“目前,沈陽市各污水處理廠每天產生的污泥達730噸,預計到‘十二五’末期,每天污泥產生量將超過千噸,污泥處理和處置工作面臨著巨大壓力。”
據介紹,自1998年沈陽市首座污水處理廠———北部污水處理廠運行以來,沈陽市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先后在大辛生活垃圾填埋場、東陵區(qū)祝家地區(qū)等地進行排放填埋。污泥排放場對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較大,現(xiàn)已成為新的環(huán)境污染源。
鐘盨說:“污泥二次污染和污水沒處理沒有什么兩樣。”關注這一問題的人大代表紛紛指出:“由于污泥具有含水率高、氣味大、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質及病原體、易造成二次污染等特點,目前的處置方法危害性、危險性極大,必須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對污泥進行無害化處理和綜合利用。”
污泥無害化處理,政府扶持和監(jiān)督要兩手抓
鐘盨指出,我國長期以來對污泥問題的輕視是導致污泥問題嚴重的主要根源,投資不足、管理缺失是主要原因。因此,加快污泥處理問題的解決進度,轉變觀念、提高認識是關鍵。
他建議,各級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應制訂專項法規(guī),理順管理體制,加強相關管理部門的協(xié)同管理,對污泥處置實施全過程監(jiān)管。
“污泥處理是一項公益事業(yè),需要政府在稅收、土地利用等方面給予優(yōu)惠政策,實現(xiàn)污泥處理的產業(yè)化。”人大代表紛紛建議,政府應當制訂綜合性經濟政策,鼓勵污泥處理的投資、融資向多元化方向發(fā)展,強調投融資的國際化、商業(yè)化模式,廣泛吸收社會資本,鼓勵民間資本投資污泥處理,改善相應的投資結構和引進先進的污泥處理技術,提高污泥處理率和處理質量。
污泥處理應因地制宜
鐘盨認為:“對于沈陽的污泥處理問題既要有緊迫感,又要經過充分論證,切不可期望一蹴而就、一勞永逸。”
他建議,應本著“工藝先進可靠、經濟適宜可行”的原則,盡快確定適合沈陽市污泥處理的技術路線和項目的初步方案,由市有關部門聯(lián)合制訂污泥處理專項規(guī)劃,并將城市污泥處理和污水處理納入城市建設規(guī)劃、環(huán)境保護規(guī)劃。
市人大代表周傳淞等認為,采用熱焚燒方法適合沈陽市目前的情況。市人大代表王秀華建議,近期可采用生物干化技術處理污泥,遠期在污泥項目穩(wěn)定運行和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進一步對生物干化產物焚燒發(fā)電,實現(xiàn)生物質發(fā)電。
提交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