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延慶縣第二批66座小型垃圾轉運站投入使用。至此,該縣小型垃圾轉運站達到150座,覆蓋了10個鄉(xiāng)鎮(zhèn)的149個村。
垃圾轉運站是垃圾密閉化處理過程中的重要樞紐,可以避免垃圾露天、污染環(huán)境。2007年,延慶縣先后拆除、停用了延慶鎮(zhèn)、永寧鎮(zhèn)以及媯河生態(tài)走廊沿線87個行政村的大部分露天垃圾池,并自行設計、建設了小型垃圾轉運站87座。
去年,延慶縣進一步加大小型垃圾轉運站建設力度,在永寧、井莊、沈家營等鄉(xiāng)鎮(zhèn)開始建設第二批轉運站。目前,第二批66座轉運站全部投入使用。新建的轉運站外形與首批轉運站相仿,但結構上進行了改進,外墻體采用磚混結構,屋頂采用鋼架結構,卷簾門硬度增加,使得整個房體更加堅固。另外,為了合理利用空間、方便村民使用,轉運站在選址與設計時,采取了多種形式??登f鎮(zhèn)小豐營村和大豐營村距離較近,就共用一個轉運站,既節(jié)約建設費用,又提高了利用率;井莊鎮(zhèn)柳溝村轉運站采用了滑道傾倒垃圾直接入箱的方式,降低了工作人員的工作量。
提起小型垃圾轉運站,沈家營鎮(zhèn)曹官營村的村民王大媽說:“3年前,村里到處都是散落的垃圾,露天垃圾池附近更是臭氣熏天?,F在垃圾都密閉了,轉運站每天都有專人清掃,村里是一天比一天干凈了。”
提交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