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8-02 20:19:51
“政府將出臺放寬民營企業(yè)準入限制的政策。”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17日在北京大學國家發(fā)展研究院的一次演講中透露。周小川認為,中國的高儲蓄率主要是民營企業(yè)受到過多投資準入限制、進而強制性儲蓄所致。他開出的藥方是對民間資本放開準入限制,尤其是目前準入限制頗多的高端服務業(yè)。
自此輪全球性金融危機以來,西方國家不斷有聲音指責以中國為首的東亞國家和產油國,認為其以高儲蓄率和外向型為主要特點的經濟增長模式,導致全球經濟失衡,并引發(fā)了此輪危機。
具體而言,低儲蓄、過度消費的美國大量進口商品,形成巨額貿易逆差,美元通過貿易渠道流出美國;高儲蓄的中國等新興國家大量出口,積累了高額的外匯儲備。而新興市場國家的外匯儲備,又通過購買美國國債回流美國,支撐了美國政府和居民的高負債消費。不均衡的世界經濟格局逐步形成,并不斷強化。
為此,他們給中國經濟開出的藥方有兩個,一是擴大消費需求對經濟的貢獻率,降低過高的儲蓄率;一是人民幣升值和開放資本市場。但周小川認為,并沒有明顯證據顯示,新興國家高儲蓄率與美國的低儲蓄率之間有顯著的因果關系。同時,匯率和資本市場開放也非解決全球經濟失衡的主要手段。
數據顯示,中國的家庭儲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自1992年至2007年一直穩(wěn)定在20%上下;同期的政府亦即公共部門儲蓄占比,雖然從4.4%提高到8.1%,上升了近一倍,但基數較??;而基數較大的企業(yè)儲蓄占比迅速攀升至22.9%,漲了一倍。這組數據表明,企業(yè)儲蓄大幅增長對推高儲蓄率的作用非常顯著。
“企業(yè)儲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增長如此之快,占比如此之高,世界上也非常罕見。企業(yè)儲蓄為何如此之高?”周小川歸因于資本回報率高、行業(yè)準入限制導致的企業(yè)強制性儲蓄。
“與計劃經濟年代相比,現在制造業(yè)領域的管制已經不多了,但高端服務業(yè)仍存在大量受限情況。”周小川說,這就導致了一種怪現象:允許民間資本投資的領域一窩蜂地投;投資受限的領域,尤其是電訊、金融保險、教育、醫(yī)療健康等高端服務業(yè),投資和供給卻不足。準入的領域投資過于擁擠,已出現產能過剩,競爭白熱化。利潤較高的服務業(yè)不允許投資,資金就可能變成強制性儲蓄,變成外匯尋求在海外投資。
周小川認為,行政管制與企業(yè)高儲蓄率之間存在明顯因果關系。事實上,蘇聯、東歐和計劃經濟時代中國的高儲蓄率均已證明了這一點。在嚴厲的計劃管制下,企業(yè)無法將所得剩余用來投資,從而導致企業(yè)高儲蓄。
數據顯示,西方發(fā)達國家服務業(yè)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達60%至70%,印度、俄羅斯等新興國家這一比例也達50%以上,但中國的數字僅為不到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