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人成黄页在线观看忧物_精品久久久久久久_久久精品久久久_怡红院老首页主页入口

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 >>內容詳細

FT社評:尋覓中國的平衡增長之路

2010-01-26 15:38:57  

  中國日報網消息:中國的刺激措施似乎效果太好了一點。2008年末季,中國經濟幾乎陷于停滯,但在2009年第四季度,產出卻增長了10.7%。中國政策制定者已展示出,他們基本上可以達到自己選定的任何產出目標。但是,任何經濟(即便是計劃經濟),也不能消除副作用。通脹就是令人擔心(或至少是警覺)的一個理由。去年12月的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升1.9%。更廣義地看,人氣高漲的股市和不斷攀升的房價似乎表明,刺激資金正流入投機性投資。

  在年初出現信貸狂熱后,中國監(jiān)管部門上周指示各商業(yè)銀行暫停放貸。接下來會出臺更多這樣的指示。但中國央行也將不得不考慮何時提高利率。其中一個選擇是允許出現一點通脹,這將產生與人民幣升值相同的效果,而政治反彈的可能性更小。然而,即便是那樣可能也不足以化解國外對于中國出口機器重新開動與日俱增的焦慮。人民幣升值很可能是北京方面避免嚴重貿易緊張、使經濟增長向國內傾斜的唯一途徑。

  當然,即使人民幣升值也不是一劑萬靈藥。中國去年的增長,是通過以政府主導的投資代替凈出口而制造出來的。但是,這一刺激方案并未解決中國不平衡的增長,而是加大了對港口、道路、機場和工業(yè)產能的投入,可能實際上加劇了失衡。

  出路在于為消費的可持續(xù)增長打好基礎。中國在這方面取得的進展,大于外界有時的認可。但還必須做得更多。作為開始,北京方面也許可以強迫國有企業(yè)以股息形式分配留存利潤,同時鼓勵普遍提高工資。中國還應當加快農村改革,讓農民能夠出售名下的土地,或將其用作抵押物,以幫助提振滯后的農村收入。最后,中國應當改革用于管理城市居民的戶口制度,讓更多農民工能夠成為中國快速擴大的市區(qū)的合法居民。這將讓估計2億農民工得到更穩(wěn)健的社會地位,使他們更愿意消費。在應對重振或抑制增長的短期挑戰(zhàn)時,中國政府不應忘記長期的結構性挑戰(zhàn)。

會員驗證

提交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