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人成黄页在线观看忧物_精品久久久久久久_久久精品久久久_怡红院老首页主页入口

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 >>內容詳細

專家深度解讀:為什么今年經濟最復雜?

2010-03-01 12:46:15  

    專家深度解讀總理判斷:寒流頭頂高懸,通脹如虎在側,中國面臨轉型

  雖然北京的天氣仍然乍暖還寒,但仍然擋不住一絲絲春的暖意。正像中國的經濟一樣,在經歷了寒冬之后,正在逐步開始回暖。但回暖了的中國經濟也帶來了一連串的從未遇見的復雜問題。上周末,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接受中國政府網(wǎng)、新華網(wǎng)聯(lián)合專訪時說:“如果說過去的一年是進入新世紀以來經濟最為困難的一年,那么今年將是中國經濟最為復雜的一年。”

  昨日本報駐京記者就總理對宏觀經濟的判斷,采訪了多位經濟學家,請經濟學家對2010年中國經濟的困難點和困難原因做出全面的解讀。

  專家觀點

  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云春:不排除發(fā)生新危機的可能

  “2009年是經濟最困難的一年,2010年將是最復雜的一年。”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云春在解釋這個“最復雜”時說,“因為不確定因素很多,不排除發(fā)生新危機的可能。”

  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世界經濟形勢還沒有出現(xiàn)完全扭轉的勢頭

  去年末,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表示,國內經濟發(fā)展形勢不錯,但必須充分認識到,我國目前的經濟基礎還不穩(wěn)固,世界經濟形勢還沒有出現(xiàn)完全扭轉的勢頭。

  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一鳴:中國需要第二輪轉型

  中國需要第二輪轉型。在上周五召開的中國經濟50人論壇上,王一鳴告訴記者,“第一次轉型是著眼于體制的轉軌,第二次轉型目標更高,要使中國成為經濟的強國。”所以必須推進發(fā)展方式的轉變和社會結構的轉型,培育新的競爭優(yōu)勢,提高社會的共享水平,為更長期更可持續(xù)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這是第二輪創(chuàng)新需要完成的基本任務。

  今年中國經濟發(fā)展將面臨更復雜的國際環(huán)境

  記者:市場普遍預期2010年是中國刺激政策退出的一年,但是,也有人認為今年經濟將二次探底,怎么看待中國經濟今年的走勢,以及接下來可能會遇到的問題?

  中國社會科學院數(shù)量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汪同三:退出問題很麻煩

  2010年沒有2009年那么困難,大家都承認,但2010年的問題又不如2009年的清楚,或者說2010年的問題是不知道問題是什么。說不清楚問題是什么,這樣的話有很多因素,其中的一個是國外的因素,美國到底怎么樣啊,歐洲到底怎么樣,日本到底怎么樣。

  現(xiàn)在這些經濟體的問題和中國比有很大的區(qū)別。就退出政策而言,美國、歐洲財政狀況已經非常困難了,美國的財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已經是10%了,債務余額占GDP比重已經80%了,歐洲的狀況也是差不多,據(jù)說日本到三月底,債務余額占GDP比重會達到180%,所以這些經濟體面臨著刺激政策難以為繼的狀況,他們要考慮退出。

  中國不是這樣的,所以應該根據(jù)自己的情況決定政策走向。西方經濟體希望你都頂著我來退出,最好我退了你別退。所以國際形勢不確定,退出的問題可能就會很大。

  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云春:困難在第四季度

  中國經濟成功實現(xiàn)V型反轉,但還有以下問題需要注意。一是就業(yè),經濟危機影響了實體經濟,危機造成大家收入下降。二是出口,這是金融危機對中國影響最大的方面,今年的出口預計會下降17%—18%。三是我們采取的經濟刺激措施跟發(fā)達國家不一樣。

  這一輪金融危機并未過去,不確定因素仍很多。“有人說只是暫時休息。不合理的金融體系不改變,今后危機還會接連不斷發(fā)生。”

  對于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預期,最低的是世界銀行8.7%,最高的是高盛11.9%,我們定的目標是8.6%。今年中國經濟有望保持平穩(wěn)較快增長的勢頭,但也將面臨很多挑戰(zhàn),最困難可能會在第四季度。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國際形勢或成新阻力

  中國面臨三方面挑戰(zhàn),金融危機之后我們所面臨的發(fā)展形勢遠遠比金融危機前,也比金融危機發(fā)生過程中來得更加嚴峻,有三個表現(xiàn)性的挑戰(zhàn)。

  首先是流動性過剩。西方國家非常清楚,經濟恢復根基是非常不鞏固的,而且它們財政擴張空間非常小,英國、美國乃至于其他歐洲國家在經濟危機爆發(fā)之后債務大都上升了20%-30%,但是經濟還要維持,怎么辦?只有一個答案,就是貨幣政策不僅不能收還要繼續(xù)擴張。在這種共識的引導下,全球貨幣流動性還將持續(xù),這將使中國經濟面臨資產泡沫上升壓力和匯率升值壓力。

  其次,在全球經濟再平衡的口號下,全球興起了一輪針對中國的貿易保護浪潮。在發(fā)達國家眼中,全世界經濟不平衡就是三個國家導致的:德國、日本、中國,實際上矛頭是直指中國的匯率。輪胎案、特保案等僅僅是開始,針對中國的貿易摩擦還會愈演愈烈。更可怕的是發(fā)展中國家,如印度、土耳其等國,對中國的出口也是持有敵意的。

  加之,當下“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進行自由貿易,很可能發(fā)達國家是受害者”等思潮的出現(xiàn)也對中國的出口提出了不小的挑戰(zhàn)。種種因素帶來的結果就是:中國經濟不可能繼續(xù)依賴出口增長的方式來支撐未來十年、二十年的發(fā)展。

  此外,哥本哈根會議上吵得沸沸揚揚的義務減排問題也是中國面臨的重大挑戰(zhàn)。有些國家可能在這一方面給中國設置障礙。

  在這表象之后,中國還面臨一個根本性的挑戰(zhàn)。今年年初中國經濟總體規(guī)模將超過日本,從戰(zhàn)略上講是重大的包袱。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作為經濟總量第二的國家,往往會碰到各種各樣的麻煩。作為第二大經濟國如果延續(xù)過去的發(fā)展模式肯定會碰到不可逾越的阻力。

  通脹威脅存在但更應該警惕資產泡沫化

  記者:通脹是不是今年面臨的最大的一個問題?

  侯云春:通脹不是主要問題,通脹通縮轉換可能很快

  目前來看通脹不是主要問題。明年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是必然趨勢,但輸入性通脹不會很嚴重,不會出現(xiàn)2007-2008上半年那樣的大幅上漲。防通脹要早做準備,一旦形勢轉換,通縮轉為通脹的時間可能很短。

會員驗證

提交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