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博會開園第一天,奧運會“綠色出行”倡導者之一、美國環(huán)保協(xié)會中國項目負責人張建宇特別做客騰訊,與網友分享低碳世博與他的綠色理念。
以下為精彩對話文字實錄:
主持人:大家好,這里是招商銀行特約播出的駱新六點半,現在是在世博中心的直播室為您做直播,這里請來了我的老朋友張建宇先生。大家都知道環(huán)保協(xié)會和當下主流提倡的“低碳生活”有很大的關系,胡錦濤主席也希望辦成一次低碳世博,我也知道您最近和世博會的聯絡合作特別多,主要是做些什么工作?
張建宇:主要是提倡大家綠色出行。
主持人:今天震宇給我發(fā)了一張卡,這是世界唯一的兩張卡我有一張。這是張什么卡呢?
張建宇:這只是普通的上海的公交卡,世博局鼓勵大家看世博時選擇公交地鐵出行,如果萬不得已要開車來也要將車停在停車場后再來世博區(qū)參觀。大家也知道發(fā)了6萬張卡的事,給每戶補貼,加張公交卡,這讓我們不是上海人的特別羨慕。這就是鼓勵大家通過公交的方式來入園。
從去年開始,胡錦濤同志在聯合國大會上提出要發(fā)展綠色經濟、循環(huán)經濟,中國要開始到2010年降低40~45%單位GDP的排放,到今天主席來參觀低碳世博,一路來講從大的國家政治到上海、到世博,其實國家也提出了很明確的方向就是低碳世博,我們作為一個民間組織給世博會的招就是這張卡。因為不管館是奧運會也好世界杯也好,80%大約都來自于人們的來來回回的出行,我們現在都說7千萬人有大概350萬特別是從海外來的游客,有一半是從長三角來的來來回回從那里來,我們怎么把這些碳排放降下去?我們建議就是產生的這350萬自己來降低,怎么辦呢?就是這張卡有一個解決方案,這張卡就是我們普通市民用的公交卡,但很小。我這里還有一張大的卡比這個大1/3左右,這張卡也可以充值坐公交坐地鐵。這邊就是普通的圖案就是我們普通的公交卡,底下是公交號。但反過來就不一樣了,是世博的標志,世博認可批準生產的,但是有一個碳這個卡比普通的卡要貴20塊錢,但是你買了這個卡就是買了碳指標就是綜合你,由于你要參觀世博不管是開車還是坐飛機其他的途徑產生的碳排放,我們算過比如說北京人來上海參觀世博,吃喝玩樂七天產生的碳排放是7噸左右。包括你坐飛機、坐火車都包括。
主持人:一個人吃喝玩樂一般能制造多少碳排放?比如說我在上海打車、坐公交車。
張建宇:就是看你怎么玩了,但是平時一個人是半噸左右,從紐約來的一個人吃喝玩樂一個星期大概是五噸左右。所以說在半噸和五噸之間我們選擇了一噸,比如說你為上海世博會做一點貢獻用這張卡是綠色出行,減少空氣排放也減少你在市內的碳排放,你多花20塊錢買這個碳指標就可以減少你在上海期間的碳排放,每個人用這張卡就可以降低碳的影響。低碳世博就實現了。
主持人:我有點不明白,如果我是買方,賣方是誰呢?
張建宇:我想所有人都會說這不是一個騙局吧?所以這個碳指標是按照我國現在的總體的發(fā)展的方向,比如說自愿減排。關系是說這個指標是哪里來的呢?怎么認證呢?我們第一批的卡一共就是兩萬張,我們大概中旬可以面世,所以說全世界就是這兩張,你的和我的。
主持人:但是5月份就有2萬張出來了是嗎?
張建宇:那要看人民群眾買不買了。碳排放來自于哪里呢?我們投入了2萬噸的指標,四川光源是地震的受災區(qū),他提出了災后低碳重建的概念,通過少污染排放的企業(yè),特別是低排放的農業(yè)項目,我們選擇這個項目一個學名是側重施肥。傳統(tǒng)的是弄多少就弄多少施肥。側重施肥是說測量含有化學的量來定配方抓藥施肥。
主持人:他的土壤中的鉀苯高了就是施肥時避免?
張建宇:對。為什么會跟碳有關系呢?因為少了施肥的話,就少了啞彈的溫室氣體就可以少排放二氧化碳。第二個項目是在蘇北地區(qū),做一個蘇北清潔能源項目,給農民換燈泡,用節(jié)能燈換農民家里的白炙燈。這個項目就是說有企業(yè)愿意拿出相當于是免費的燈泡給農民換燈泡,換了之后,農民可以少花電錢。但是產生二氧化碳的指標被企業(yè)拿走,然后賣給我們這張卡上。這樣兩個項目因為很有代表性,而且都是通過這張卡,把低碳世博的素求和西部農村的發(fā)展。先進的節(jié)能手段結合起來,所以說是一個很好的手段弄成全國一盤棋。
主持人:這樣的卡2萬張也不夠啊。還要多才行?
張建宇:那要看大家支持和擁護的程度了。我們也呼吁大家更加支持綠色出行,越多人參與使用這張卡也可以越多降低自己觀看世博的碳排放。
主持人:本次的園區(qū)里面采取的是公交、輪渡和電瓶車是主要方式之外,園區(qū)外開了甚至十幾條的公交線路和軌道,你到達園區(qū)只能稱作公交?
張建宇:對。只能乘坐公交這是非常大的一個壯舉,因為我們在奧運會時候就是綠色奧運出行活動,因為奧運只是一個月的時間,那么在上海六個月的時間,7千萬人,除以184天,每天至少30萬人,或者說更多。這么多人突然來上海,對于我們整個城市的交通肯定會有很大的壓力。所以說上海有地鐵、公交、包括這些系統(tǒng)的調配我覺得都是非常好的,在這么大的環(huán)境的挑戰(zhàn)面前,提出了綜合的解決措施,來幫助我們減少世博的碳排放。
主持人:您就環(huán)保的專家來看我們除了在交通方面想想辦法,還有哪些方面我們在生活中稍微改改會很好?
張建宇:一個方面是國家倡導的工業(yè)企業(yè)的,比如說太陽能、風能、節(jié)能措施,先進的新的生產工業(yè)這些,另外一個方面,大家也看到越來越重的就是日常生活,行就是綠色出行是一個方面。
主持人:碳的排放量是不是行這方面是最多的?
張建宇:因為普通人來講,人掙了錢或者說富裕了三件事,第一件事買別人買不了的東西,比如說LV包的或者說一塊表。第二件事就是去很多的地方。為什么能來參觀世博就是大家富裕了,能去別人去不了的地方,第三個就是干別人干不了的事。我覺得中國的世界慢慢的富裕進展,特別是行,我們有一個專業(yè)術語是人的一年的總旅行的里程在呈爆炸性的增長,衣食住行行是最大的一塊而且是潛在的占的大的量碳排放。食現在有低碳食品,但是我來看,我就是一個最好的反面教材。最好是少吃。
主持人:天天吃低碳食品還胖?
張建宇:少吃,另外是少吃肉,這是降低碳排放很好的方法。有一個研究是說胖的人,胖子每年的排放比普通人要最起碼高一噸,反正有這樣一個算法,我們占用的資源就多一點。這是吃。那么衣的話我覺得就是差不多,改進的方向可能衣就是潛在的跟我們的住也結合在一起。比如說現在上海也有原來倡導的是26度,就是夏天用空調時限制在26度,冬天不要過熱、夏天不要過冷。其實配合的就是跟你穿衣服有關,你冬天多穿一點,夏天少穿一點這個其實是相關的。住也是一塊大的方面,城市里面越來越多人對于大家住的方面也要求提出很高的。住的話我覺得老百姓自己選擇余地不多,因為我們不是獨立的房屋,住起來的話,現在房價這么高能有一個房子住不錯了。能選哪個更節(jié)能住哪個嗎?
主持人:我買了就只能是這兒。其實看衣食住行最能省的就是行?
張建宇:行一方面是將來最大一塊,另外是行比較容易定量。比如說我們搞了一個網絡計算器,你點比如說我今天從徐家匯出發(fā)的,到世博園一點他給你算出你的排放是多少,不同的方式是怎樣的排放,我愿意少排,比如說我今天就是9號線走13號線走了很遠從馬當路進來的。所以說行這塊是最能夠定量的幫助大家來表露出你到底產生了多少碳。比如說紐約人來上海,北京人來上海參觀世博會,主要的量就是坐飛機產生的。
主持人:比如說我住的很短的,原來我坐公交才產生這么點碳,自己開車產生的碳的排放大,可是一天兩天自己覺得好玩還行,時間才了我省了碳跟誰交易呢?沒有意義。
張建宇:這就是做一天好事容易,做一輩子好事難。怎樣把這種系統(tǒng)的進行下去?從我們的研究和理論的角度來說,實際上人的行為特別是出行的行為有三個方面的因素第一個就是基礎設施建設,你家的門口沒有地鐵和公交也不行,還要開車。第二個是政府的管制措施,比如說上海市政府我看到也公布在特定的情況下,世博的地區(qū)也要實行交通管制措施,北京的話,你也可能知道,你感受的也許不如我們的深刻就是高峰限行,比如說周一是1和6、周二是2和7,一天就少了20%的車。第三個方面就是人的自覺性,你家的門口有公交、有地鐵,你今天也可以選擇更綠色的公交的方式來出行。這是人的意識的角度。做一輩子好人難,光靠意識也不夠。比如說國外有什么樣的方式?你和鄰居拼車或者說你坐公交了,政府一般往往企業(yè)給你進行一些補貼,補貼完之后,企業(yè)也不是自己做貢獻,政府將來給企業(yè)免稅就是這樣的良性的循環(huán)。其實這個張還可以算得過來。上海人送的那個大禮包,一家一戶送200塊錢的卡就是最好的鼓勵方式,我送你一張公交卡給你一個經濟上的鼓勵和刺激。
主持人:因為現在城市化也比較高人們的收入也比較高,想采取什么方式來限制路的出行。但是城市的設計和人口的分布也有關系,但是和城市的布局不合適也有關,比如說天同館都是設帶很遠的地方。把人口先從城市中心區(qū)挪在那里然后在這里開發(fā)商業(yè)地產。睡和工作分開,現在上海是很多的小白領住在閔行新莊上班是在黃埔、靜安上。
提交關閉